附圖為傑克馬人生高峰之一,強迫一堆人看他扮 MJ。
最近很多幫中國政府洗地的文章和影片在網路上傳,一副馬雲的螞蟻集團本來就壞壞,所以本來應該處理的論調,而這樣的文章和影片被轉來台灣許多人也跟著信了。
我還是認為單純是黨意會到肉太大塊想吃,外加馬雲嘴秋被拉正,才會震驚資本市場用這種暴力的方式拉下來(但其實也不意外,這就中國 R),這件事情的看點為下分享給大家:
a) 螞蟻金服小額信貸分為花唄和借唄,花唄像是信用卡、借唄像是現金卡,共通點是螞蟻金服就是個皮條仔,只負責牽線,實際放貸是交給其他銀行來處理。
b) 螞蟻金服在做的事情類似台灣聯徵中心,台灣聯徵是由銀行公會成立的跨金融機構間機構。而螞蟻是黨特許下的奇異存在,才得以靠提供芝麻信用評分來賺錢。
c) 藉由媒合借款者和銀行,螞蟻金服收取「技術服務費」,在大多數的情況並沒有親自參與放貸,而只是拉皮條。這就像是早先 uber,不想被監管、不想有額外成本,所以硬套自己科技公司,而不是金融/計程車公司。
d) 螞蟻集團上市前準備速度很快,包含華爾街等的參與、估值,一片欣欣向榮,最早的新聞是「中共要來割韭菜了」,一夕之間變成「中共是怕發生金融危機 2.0 是為了大家好」,這個髮夾彎看你信不信,我不信。
e) 招股書內有秀出逾放比,即便遇到肺炎疫情,數字也只有拉到 3% 之後回落,比起歐洲那些精美的動輒 5% 低消起跳,其實算低。補充一下,台灣在這一塊算是資優生,是低於 1%。也就是說目前掌控的狀況是沒有太大問題的,直接滑坡去他會是次貸危機 2.0,就有點像是說發展基因編輯會有人造怪物、發展 AI 和機器人會變駭客任務劇情,跳太快。
f) 現在很多中國油土伯洗地的內容都無法解釋為什麼一路風光,卻在上市前兩天, 中國銀監會、人行設一個《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來卡死馬腳。如果說這是既有的問題,為何一開始未介入?最遲最遲在申請 IPO 時也應該擋才對,會拖到上市前兩天,事情就是沒這麼單純。
g) 上開的施行辦法有三個重點,1) 禁跨省展業,把小貸公司的審批權限從地方拉高到中央,且會大幅增加資本要求。2) 個人戶小貸餘額不得超過人民幣 30 萬元和 3 年年均收入的 1/3;法人或其他單戶小貸餘額不得超過人民幣100萬元。這點是卡死那些傳統銀行風控系統會排斥掉的客戶,也就是螞蟻的主要客人。3) 單筆聯貸中,經營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率不得低於 30%。這一條就是不讓你做皮條客了,你自己要拿錢出來。三個做法都很合理沒錯,只是思考的點是為什麼抽籤完、款項圈好了的上市前兩天才推出?
h) 最後一點,許多這樣的文章提到螞蟻只出資 2% 剩下 98% 是由銀行放款,螞蟻槓桿開很大部分也不太對。大多的普通貸款螞蟻是不參與的,少數的聯貸才會有上述的現象產生,但要把問題歸責於螞蟻爆開槓桿風險難以控管,看官們有發現問題在哪了嗎?只認螞蟻和芝麻這幾個字,就把 98% 款項借出去的銀行,竟然安全下庄,問題都是螞蟻好壞壞而不是授信外包好奇怪。
綜上所述,螞蟻確實是個畸形的存在,一如許多中企,就是靠黨的紅利讓你吃飽穿暖。但一旦肉肥了、或是你膨脹了,那就是開始批鬥你並把東西收回來,這才是本質。這陣子也確實看到一堆中國油土伯和文章洗地,說中國這監管超讚是為了大家好。
那你怎麼現在才推出啊?好吧,若要扯成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也行啦,你看是綠豆糕,我看倒像是鬥爭。